
我市以蔬菜為主的農產品出口額多年穩居全省第一 (本報資料圖) 2021年12月3日,中老鐵路正式通車。幾天后,玉溪蔬菜和鮮切花便搭乘中老鐵路(玉溪―萬象)國際貨運冷鏈專列,走上出口之路。這批由通海國際商會牽頭組織出口的產品,主要來自通海當地11家農產品出口企業,產品包括白菜、卷心菜、西藍花、花椰菜等9個品種的蔬菜和康乃馨、玫瑰、百合、洋桔梗等9個品種的鮮切花,共計300余噸。 車輪滾滾,這批貨物通過專列運抵老撾萬象南站,再通過公路運輸最終到達泰國曼谷,運輸時間由原來的144小時縮短至68小時。 多年來,玉溪對越南、泰國、緬甸、馬來西亞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貿持續保持增長,其比重達到全市出口總額的90%以上。 就在中老鐵路通車前一個多月,玉溪海關正式開關運行。在沒有邊境線的玉溪,本地企業也能享受到通關的種種便利,這無疑為玉溪特色產品走出國門開辟了快速通道。 這些利好讓許多人對玉溪外貿的未來充滿新的期待。然而,同全國大多數地方一樣,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玉溪外貿近年來出現明顯下滑,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普遍經營困難。為使玉溪外貿盡快走出低谷,玉溪因地制宜、因時而變,及時調整發展策略,充分利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激勵政策措施,引導玉溪企業踔厲奮發,再創新的輝煌。 疫情下的玉溪外貿 2020年,玉溪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6.35億美元,同比增速達18.9%?!笆濉逼陂g,全市累計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26.71億美元,年均增速保持在13.9%左右。2021年,受疫情影響,玉溪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下滑。 
玉溪海關到出口食品備案基地查看生產情況。 (玉溪海關供圖) “疫情對玉溪外貿的影響確實很大?!庇裣猩虅站滞赓Q科科長趙翠玲告訴記者,受疫情影響,玉溪外貿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經濟普遍下滑,市場需求萎縮,其中以泰國尤為明顯。疫情導致企業人員出國和駐留困難,市場開拓陷入停滯。疫情導致通關受阻,玉溪與進出口相關的25個陸路口岸,有的長期封閉,有的處于半關閉狀態,而且出境時對貨物查驗因疫情變得緩慢。蔬菜、水果和鮮切花保質期短,一個批次的商品稍一耽擱,便會出現腐爛,潛在巨大風險,讓眾多商家不敢冒險發貨。同時,外貿綜合成本大幅增加,貨物交接、倒換時間拉長,導致運輸成本增加,而企業人員疫情防控費用、往來隔離費用,都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。疫情還導致玉溪的外貿企業境外收發貨和貨款回收困難重重。 除了疫情,究竟還有哪些因素在深度影響著玉溪外貿行業的市場走勢?玉溪市商務局副局長周煜旻就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向記者進行了剖析。 一是貿易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,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。玉溪出口產品主要以農產品為主,2016年至2020年,全市農產品出口總額109.43億美元,占全市出口總額的88.7%。全市制造業對進出口貿易的支撐還不足,工業品出口和精深加工農產品出口規模占比不大。 二是政策條件和發展環境的短板問題。從政策傾斜的角度看,玉溪不在自貿區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范圍,申報自貿區聯動創新區未獲批準,不具備開展市場采購貿易條件。從發展環境看,玉溪與省會城市、邊境州(市)、自貿區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還缺乏競爭力。 三是玉溪外貿從業經營主體以中小企業為主,大型龍頭企業支撐仍需加強。一般貿易占99%以上,加工貿易、保稅、跨境電商和服務貿易等新業態、新模式力量薄弱;玉溪外貿規模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,中高端市場還需著力開拓;食品級、原料級、原產地標識認證級產品研發仍有不足,品牌化、種源化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,需要形成更高級別的競爭優勢。 四是受進出口產品政策因素影響,制約了資源型產品外貿業務,導致我市部分工業品出口出現下滑。受國內外產業格局變化的影響,通過招商引資落地本市的電子產品主板生產企業出口業務基本暫停,而此項業務2019年出口值曾達1.92億美元。 疫情下種種因素疊加,導致2021年以來全市出口業務量出現下降。 行業“傷筋”而未“動骨” 經過多年發展,玉溪外貿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,有著厚實的行業根基。 1993年,市內一家公司拿到國外一份30萬美元的訂單,由此拉開了玉溪外貿的序幕。從蹣跚起步,經過近三十年風雨洗禮,玉溪外貿一步步走到全省前列。 曾擔任國家稅務總局通??h稅務局局長的周煜旻對玉溪外貿發展歷程可謂知根知底。他介紹,玉溪以通??h為主的一批外貿企業,相繼打通泰國、越南、柬埔寨等國家的出口通道。國家退稅政策的實施,增強了這批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,對玉溪外貿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。 
對出口蔬菜進行產地初加工。 2011年,國家蔬菜退稅政策終止后,玉溪許多從事蔬菜出口的企業,以蔬菜出口打下的基礎為平臺,紛紛做起了有退稅政策支持的水果出口。2012年后,水果逐漸成為我市重要的出口產品,出口額逐漸占據全省90%左右的份額。十年來,因為有水果這一龍頭產品的帶動,玉溪農產品外貿業績增長7.8倍。 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市進出口總額在全省連年穩居前四。玉溪和東盟十國都有貿易往來,玉溪企業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進出口業務。2018年至2021年,全省共5次評選外貿發展綜合貢獻百強企業和外向型農業發展百強企業,玉溪上榜企業分別為194戶次和327戶次,兩項評選,玉溪企業上榜數均居全省第一。 成長中的玉溪外貿一路走來總體順風順水,雖然近兩年出現疫情下進出口額下滑的情況,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玉溪外貿基礎仍在,這波下跌也未傷及玉溪外貿根本。 首先,信心沒有被打消。盡管我市外貿企業均不同程度出現訂單流失、產品積壓等問題,但經過多年市場洗禮,玉溪眾多企業依然能困中求生、難中求進,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。據市商務局統計數據,2022年5月末,全市有進出口經營權資質的企業1092戶,其中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232戶。 其次,市場沒有被打散。危機來臨,眾多企業依然在默默堅守。從出口企業反饋到市商務局的相關信息來看,在泰國、越南、老撾、柬埔寨、緬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銷售點,玉溪出口的蔬菜、水果等產品依然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穩定的需求量。 再次,產業沒有被打垮。今年5月,我市澄江工業園區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(電子化工)、華寧縣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(柑橘)通過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認證。目前,我市共有5個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通過省級以上認證,其中通??h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(蔬菜)被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;全市通過出口基地備案面積超過70萬畝,為玉溪穩住農產品出口基本盤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和根本支撐。 合力賦能尋求突破 進入“十四五”后,玉溪外貿邁開大步走上追求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。 2020年,市委、市政府頒布實施《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》和《玉溪市“十四五”外向型經濟發展規劃》,玉溪外貿確立了未來五年的發展定位:以產業為支撐,依托區位優勢和特色資源,通過外向型經濟的新布局,把玉溪打造成云南外向型經濟發展新高地。 玉溪外向型經濟的新布局,圍繞構建“一核兩區四基地”(新興產業核心區,南亞東南亞“綠色食品”合作示范區、國際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聚集區,外貿轉型升級基地、區域性國際物流貨運倉儲基地、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基地、國際對外交流合作基地)展開,各地將實施外向型經濟發展規劃項目38個,規劃總投資602億元。同時,政府職能部門圍繞抓實培育外貿競爭優勢、提高利用外資水平、推動對外投資合作、建設對外開放平臺、構建外向型產業體系、培育外向型經濟新業態、完善區域合作互助機制、加大對外交流合作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9大任務,全力為外向型經濟發展賦能。 “十四五”期間,玉溪制造業迎來一次變革。2021年11月,玉溪開始建立全產業鏈專班工作機制,通過鎖定十個制造業細分優勢行業,組建十支全產業鏈攻堅縱隊實施體系化作戰,加快構建現代化制造業產業體系,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,打造千百億級產業發展新格局。一批制造型企業異軍突起,為玉溪外貿帶來新氣象。 周煜旻告訴記者,這波挫折,不會打亂玉溪外貿發展的步伐。 
多部門攜手為企業排憂解難。 然而,眼前的“急癥”必須得到妥善“治療”。為推動玉溪外貿回穩向好,商務、稅務、海關等各級相關部門共同發力,為外貿企業送政策、送服務,有針對性地解決突出問題。 首先,深入調研,弄清癥結。由玉溪市商務局牽頭的調研組,多次深入各縣(市、區)和企業,了解實際情況。通過沿中老鐵路進行物流樞紐建設調研,了解企業運輸成本和通關成本,從不同角度分析我市外貿出口業務存在的問題和困難。結合多年來我市出口產品的大數據分析,對國際市場開拓、進出口規模平衡、進出口產品結構調整,以及發揮中老鐵路節點優勢進行業態布局、產業布局、招商引資等方面認真分析研判。對接國家和省出臺的有關促進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、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生效機遇擴大進出口貿易、中老鐵路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重點文件,研究出臺具有我市特色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措施,促進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,打通“國內大循環,國際國內雙循環”市場結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其次,加強培訓,提升企業對相關政策的認知程度和使用效率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,《玉溪市水果出口行業稅收管理規范指引(試行)》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執行。市稅務局與市商務局攜手,在我市水果出口業務較為集中的通??h、易門縣分別開展專題培訓,并通過現場提問、電話連線問答等形式,幫助企業正確理解政策,理清業務操作流程。 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副科長李一介紹,通過培訓,為企業用好用活退稅政策、規范自身經營行為指明了方向,為企業加強水果出口全流程管理、規避經營風險理清了思路。 再次,細化服務,強化通關便利化。自2021年10月27日正式開關運行以來,玉溪海關共完成新增受理報關單位備案72家,出境水果果園注冊登記30家,出境水果包裝廠注冊登記18家,出境種苗花卉生產企業注冊登記1家,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10家,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20家,向昆明海關推薦2家企業開展AEO高級認證企業培育;完成新增注冊果園8.14萬畝,出口花卉基地130畝,出口蔬菜種植基地4.46萬畝。 玉溪海關辦公室主任壩德清介紹,為優化服務,玉溪海關引導企業采用“集中申報、分單分證”模式開展業務,有效減少企業重復申報次數,提高通關效率。建立通關引導制度,一個“關企”微信群,把100多家開展外貿業務的企業連到了一起。通過線上方式,向企業動態推送業務知識,在線解答企業咨詢,提升企業報關報檢的規范性。開通鮮活易腐產品屬地查檢“綠色通道”,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;推廣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的使用,推進網上受理、電子簽發、查詢追溯和企業自主打印等,實現單證無紙化提交和電子化流轉。 
玉溪海關工作人員對出口產品進行檢驗。 (玉溪海關供圖) 今年1至7月,玉溪海關累計受理屬地查檢業務20328批,貨值54.32億元人民幣,出具各類單證63077份;簽發原產地證書16646份,簽證金額達16.95億元人民幣,為玉溪近百家外貿企業在進口方享受關稅減免約1.12億人民幣。 周煜旻告訴記者,今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統籌和部署下,商務部門總結近20年來玉溪外貿發展經驗,結合全國、全省外貿工作新形勢,制定了玉溪外貿發展“一二三四”新規劃:一是聚焦“一個定位”,助力玉溪滇中崛起增長極建設,改變以初級農產品出口為主的格局,鼓勵工業品和精深加工農產品出口,充分發揮玉溪區位優勢,以大物流帶動大產業,以大產業帶動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二是兼顧“兩相促進”,改變過去出口過大而進口不足的局面,通過精深加工和訂單式出口,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和貿易額。以政策鼓勵的方式扶持進口,做大熱帶優質水果、糧食作物、天然橡膠、精選礦產品等進口產品規模,建設進口產品新的倉儲分撥集散中心。三是鞏固“三個優勢”,繼續發揮蔬菜、鮮花、溫帶水果三個傳統出口產品優勢,加大向上政策和資金爭取力度,強化法律法規的宣傳解讀,不斷調整優化企業經營模式,引導企業規范經營、合規經營,不斷發揮財稅金融的支撐作用,用好用足國家優惠政策,確保企業直達快享。四是搶抓“四個機遇”,要搶抓中老鐵路通車機遇,不斷密切鐵路沿線州(市)合作,合理布局與鐵路進出貨物有關的業態,加快基礎設施建設,形成優勢互補、資源互補的鐵路經濟新產業帶。 玉溪外貿要走出低谷,當務之急是讓外貿企業恢復信心。據悉,目前2021年度云南省農業綜合貢獻和外向型農業“雙百強”資金正有序撥付,這讓企業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 玉溪外貿未來可期。今年11月5日至10日,玉溪141家單位和企業組團到上海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,其中從事進出口貿易的93家企業從中尋覓到商機。市內許多企業家也信心滿滿,紛紛表示,將根據形勢變化調整經營策略,改善經營管理,繼續開拓市場。(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定生 文/圖) 短 評 迎難而上再出發 □ 汪啟 今年,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正式生效,意味著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貿易量,成員構成最多元、發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貿易區誕生。當前,東部、中部各?。▍^、市)都依托國家利好政策,千方百計推動外貿發展,因為疫情等原因暫時步入低谷的玉溪外貿,更要迎難而上,把握好眼前大好機遇,重創輝煌。 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把企業的麻煩事當作政府的心頭事,做好三方面工作。 搶抓RCEP生效機遇,加快原產地證明體系建設及附條件產品出口,鼓勵企業加大對外投資,實施原產地加工和產品返銷,加強全市產業鏈上企業的強鏈補鏈工作,做好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“國內大循環,國際國內雙循環”。 搶抓“一帶一路”和“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”建設契機,不斷拓展東盟國家深度市場和美、日、韓及中東、歐洲高端市場,促進市內重點企業與國外大型企業互動交往,利用好展博會、論壇等載體,強化友好城市建設工作,加快派駐商務代表處的布局,探索金融、新基建、大型工程項目的共建共管,深化人文交流。 搶抓對外開放新商機,加快跨境電商、服務貿易、跨境物流發展,調整招商引資策略,明確實體化招商引資、退坡性補助等政策,大大方方招商,招大大方方的商,逐步培育外貿綜合服務大型平臺、進出口導向型龍頭企業、進出口保稅采購超級市場,把玉溪建成服務全國、輻射南亞東南亞的樞紐城市和“買全國賣全球”的戰略基地。 |